青羊宫得名与青羊有关,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 神话传说: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要西去,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1000天后,尹喜到成都,找到一处道观,见一童子持羊头(或说牵青羊),他知是老子化身,于是就在此地结茅为庵,这便是青羊宫的前身,后人为纪念这一传说,便将此观称为青羊宫。
- 历史记载: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在灌口山中获得一只神羊,献给汉武帝,后来,这只羊不知所踪,到了汉成帝时,有人在成都的一个道观中发现了这只羊,于是人们便将这个道观称为青羊观,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成都,曾驻跸青羊宫,他认为这是青羊显灵保佑,于是将青羊观改名为青羊宫,并拨款进行扩建。
青羊宫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