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天气状况不佳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并不是每年国庆天气都差,不同年份国庆期间天气有较大差异:
大气环流形势
- 冷空气活动频繁
- 在秋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地面热量收支出现变化,冷空气开始频繁活动,国庆期间正处于秋季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段,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大风等天气变化可能影响天气状况,冷空气南下时,会使得所经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可能还会带来降水天气。
- 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容易形成锋面天气系统,锋面附近常伴有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当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甚至可能带来降雨或降雪(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影响出行和户外庆祝活动等。
- 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
- 副热带高压在秋季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如果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可能在我国南方地区形成降水天气,国庆期间,若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就可能导致某些地区降水偏多或天气不稳定。
- 当副热带高压较强且稳定时,会控制大片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往往晴朗少雨,但也可能造成高温闷热天气;若副热带高压较弱且位置多变,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就容易出现降水、大风等复杂天气状况。
地形因素
- 山脉阻挡
-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一些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会改变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在国庆期间,如果有冷空气南下,遇到山脉阻挡时,冷空气会堆积,导致山脉北侧气温下降明显,同时在山脉南侧可能形成背风坡效应,气流下沉增温,天气相对稳定但也可能出现逆温等特殊气象条件。
- 山脉还会影响水汽输送,暖湿气流遇到山脉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山脉,在暖湿气流影响下,容易出现地形雨,国庆期间若有合适的天气系统配合,这些地区可能降雨较多。
- 海陆分布影响
- 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在秋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变化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气压场,国庆期间,海陆气压场的变化会影响风的方向和强度,在某些年份,海洋上的高压系统和陆地上的低压系统相互作用,会导致沿海地区出现大风天气,影响海上活动和沿海地区的庆祝活动安排。
- 海洋对水汽的调节作用也会影响天气,暖湿的海洋气流在向陆地移动过程中,遇到陆地地形等因素,可能形成降水,靠近海洋的地区在国庆期间降水概率相对较高,天气变化较为复杂,可能出现时而晴好时而降雨的情况。
全球气候背景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在厄尔尼诺年的国庆期间,我国天气可能出现异常,比如某些地区降水偏多或偏少,气温异常等,可能导致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出现连阴雨天气,影响国庆假期的出行和户外活动。
- 拉尼娜现象则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降低,同样会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形势,在拉尼娜年的国庆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可能更加频繁,气温偏低,而南方地区可能降水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降雨天气过程。
- 全球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变化,国庆期间,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大背景影响,大气环流的异常波动可能更加频繁,可能出现异常的暖高压或冷低压系统,导致局部地区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偏离常年平均水平,出现高温热浪、暴雨洪涝或强降温等天气,影响国庆期间的天气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出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