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为什么这么大风

百科2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地理位置与地形因素

  1. 处于特定气候区边缘
    • 大连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边缘地带,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之一就是季节风明显,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影响,盛行东南风,大连正好处于这两种季风影响的过渡区域,不同气团频繁交汇,导致风力较大。
    •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长驱南下,经过广阔的内陆地区后,在大连一带遇到相对温暖的海洋,冷暖空气交汇剧烈,气压梯度大,从而引发大风天气。
  2. 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形
    • 大连是一个半岛城市,三面被海洋环绕,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在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形成相对低压区,海洋为高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则相反,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为高压区,海洋为低压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海陆风的交替出现使得大连地区风力较为频繁。
    • 而且半岛地形使得大连直接面向广阔的海洋,没有高山等地形的有效阻挡,海风和其他盛行风能够较为顺畅地吹过,风力得以加强,当盛行的西北风经过大连半岛时,没有地形的阻碍,风力可以保持较强状态,容易形成大风天气。
  3. 山地与丘陵地形影响
    • 大连地区山地和丘陵较多,地形起伏较大,当气流经过这些山地和丘陵时,会受到地形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气流被迫抬升、绕流等,导致气流的运动变得复杂,在气流的加速和扰动过程中,风力会得到增强。
    • 当强冷空气沿着山脉的走势移动时,在山脉的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风速会加大;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可能会形成“焚风”效应,虽然焚风本身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大风类型,但也反映了地形对风力的影响,大连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形使得风力在局部地区更容易加强,增加了大风天气出现的概率。

大气环流因素

  1. 高空西风急流影响
    • 在高空,存在着西风急流,西风急流是一股强劲的高空风带,它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对地面天气有重要影响,当西风急流较强且位置相对较低时,其波动会向下传递,影响到地面的大气环流。
    • 大连地区容易受到高空西风急流波动的影响,导致地面气压系统不稳定,锋面活动频繁,锋面附近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力,冷暖空气的交汇使得水平气压梯度增大,从而引发大风天气,当高空西风急流出现较强波动时,会使得地面冷空气快速移动南下,与暖空气在大连地区交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常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变化。
  2. 温带气旋活动
    • 温带气旋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温带气旋通常在西风带中生成、发展和移动,大连地区处于温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上,当温带气旋经过时,气旋中心附近气压较低,周围气压梯度大,会产生较强的风力。
    • 温带气旋的移动速度、强度以及其与大连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都会影响大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当一个较强的温带气旋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心经过大连时,大连会出现大风天气,风力可能达到6 - 7级甚至更高,并且可能持续数小时到一天不等。

海洋环境因素

  1. 海面摩擦力小
    • 海洋表面相对陆地较为平滑,摩擦力较小,当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时,在海面上风受到的摩擦力阻碍较小,能够保持较高的风速,相比之下,陆地上有山脉、建筑物、植被等各种障碍物,会对风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使风速降低。
    • 当盛行风从海洋吹向大连地区时,在海面上积累了较大的能量,进入陆地后,虽然会受到一定摩擦,但相对在陆地上直接产生的风,初始风速较大,更容易形成大风天气,夏季的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大连,由于海面摩擦力小,风在吹向陆地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强的风力,常常会给大连带来较大的海风。
  2. 海洋温度与气压差异
    • 海洋温度的变化相对陆地较为缓慢,在不同季节,海洋与陆地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这种温度差异会导致气压差异,冬季,海洋温度相对陆地较高,海洋上形成相对低压区,陆地为高压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相反,海洋温度相对陆地较低,海洋为高压区,陆地为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这种较大的气压差异会产生较强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引发大风,而且海洋面积广阔,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使得风力得以维持和加强,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大连地区受其影响,陆地气压迅速升高,与海洋的气压差增大,导致风力加大,经常出现大风天气。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