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需求
- 湿地生态脆弱
- 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属于高原季节性淡水湖泊湿地,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长期过度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湿地生态造成了多方面压力。
- 大量游客和马匹频繁活动导致湿地土壤板结,影响了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湿地中水生植物是维持湿地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它们为众多水鸟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土壤板结破坏了这一生态链条。
- 游客活动产生的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排放,超出了拉市海湿地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拉市海是周边众多居民的饮用水源地之一,水质下降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用水安全,也对湿地生态造成了进一步损害。
- 水鸟栖息地破坏
- 拉市海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过度的旅游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骑马项目设置,使得水鸟的栖息空间被压缩。
- 一些马场为了方便游客骑马路线规划,在靠近水鸟栖息地的区域频繁活动,惊吓到了水鸟,水鸟受到干扰后,可能会改变觅食、栖息习惯,甚至放弃原有的栖息地,这对拉市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不利。
- 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旅游开发高峰期,拉市海区域水鸟的数量和种类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有效保护水鸟栖息地,恢复湿地生态,对拉市海的旅游活动进行全面整顿和停业治理是必要的举措。
旅游市场规范整顿
- 存在非法经营乱象
- 过去拉市海旅游市场存在严重的非法经营问题,部分马场和旅游经营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
- 一些马场在宣传中夸大骑马项目的体验内容,声称可以带领游客穿越原始森林等,但实际路线与宣传不符,严重损害了游客的权益。
- 拉市海周边旅游经营户众多,竞争激烈,部分经营户通过低价揽客、恶意降价等不正当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整个旅游市场环境混乱,游客满意度低。
- 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 拉市海旅游开发前期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各经营项目布局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
- 马场、客栈、餐饮等设施建设无序,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杂乱,游客进入拉市海区域后,常常面临找不到正规停车场、道路标识不清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体验。
-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各经营户之间各自为政,在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如骑马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拉市海的旅游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为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品质,对拉市海旅游进行停业整顿,重新规划和管理是必然选择。
政策调整导向
- 环保政策趋严
-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拉市海作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受到政策监管力度加大。
- 政府要求各类旅游开发活动必须符合生态保护要求,对可能影响湿地生态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拉市海原有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很多方面不符合新的环保政策标准,因此需要进行全面整改,在停业期间按照政策要求完善生态保护措施和旅游开发规划。
- 旅游发展理念转变
-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丽江旅游发展理念也在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全域旅游。
- 拉市海的旅游发展需要与丽江整体旅游格局相协调,从过去单纯追求旅游经济效益向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转变,停业整顿期间,可以重新审视拉市海旅游定位,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发展模式,如开展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以实现拉市海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