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渔业资源
-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 大连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但长期过度捕捞可能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禁海期间,鱼类等水生生物有相对稳定的繁殖和生长时间,一些重要经济鱼类如小黄鱼、带鱼等在禁渔期内可以完成产卵过程,从而增加幼鱼的补充量,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保障未来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捕捞。
- 以大连沿海常见的虾类为例,禁海有利于其幼体的生长和发育,避免在繁殖关键期受到过度捕捞干扰,使虾类资源能够持续繁衍,为渔业生产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源基础。
-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 禁海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海洋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禁渔期让各种生物得以正常生长繁殖,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海藻等浮游植物在禁海期间能够大量繁殖,为浮游动物提供充足食物,浮游动物又为小鱼等提供食物,进而保障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进行。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的栖息地,如珊瑚礁、海草床等,许多海洋生物依赖这些栖息地生存和繁衍,禁海期间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这些重要生态栖息地的修复和保护,从而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促进海洋生态的良性发展。
保障渔业安全生产
- 减少海上作业风险
- 禁海期间,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增多,大风、暴雨、浓雾等天气条件下进行海上渔业作业,容易发生船舶碰撞、沉没等事故,禁止出海作业可以避免渔民在危险天气下冒险出海,保障渔民的生命安全。
- 在每年的季风季节,大连沿海常出现强风天气,禁海能有效防止渔民遭遇海上风暴,降低因恶劣天气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规范渔业生产秩序
- 禁海规定有助于统一规范渔业生产活动,在禁渔期内禁止非法捕捞等违规行为,能够避免无序捕捞对渔业资源和市场秩序造成破坏,这有利于建立公平、有序的渔业生产环境,保障合法渔民的权益。
- 通过严格执行禁海政策,打击非法使用禁用渔具、偷捕等行为,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确保渔业资源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养护和利用,促进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配合国家渔业管理政策
- 落实全国性禁海制度
- 我国实行统一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等渔业管理政策,大连作为沿海重要渔业地区,严格执行禁海规定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全国性的禁海制度旨在在特定时期对整个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全面养护,大连积极配合有助于实现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整体保护目标。
- 这一制度有利于协调不同海域、不同渔业生产区域之间的资源养护行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渔业资源保护格局,提高渔业资源养护的整体效果。
- 适应海洋生态保护战略
- 随着国家对海洋生态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禁海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大连积极响应符合海洋生态保护的总体战略,禁海期间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直接影响,有助于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 禁海与国家推进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为大连及周边海域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