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气象条件
- 地形因素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四周环山,这种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山脉阻挡了空气的水平流通,使得污染物容易在城市区域聚集,难以扩散到周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时,山脉会削弱其对城市的通风作用,导致城市内污染物浓度升高。
- 气候条件
- 静稳天气多:西安冬季常出现静稳天气,风力较小,静稳天气下,空气不易流动,污染物在原地堆积,无法及时被稀释和扩散,当冷空气活动较弱,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时,城市上空的大气层结稳定,空气垂直对流不明显,污染物就会持续积累,加重雾霾程度。
- 逆温现象:冬季易出现逆温层,正常情况下,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逆温时,近地面空气温度低于上层空气温度,形成“下冷上热”的稳定结构,阻碍了污染物向上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导致雾霾加剧。
- 降水较少:西安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冬春季节,降水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冲刷作用,降水少意味着这种自然净化机制减弱,污染物不能及时被雨水带走,从而在大气中不断累积,加重雾霾污染。
污染源排放
- 工业排放
西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有众多工业企业,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一些传统的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其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污染物治理水平有限,导致废气排放量大,是雾霾形成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 燃煤污染
煤炭在西安的能源结构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冬季供暖期间,大量燃煤用于取暖,燃煤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一些小型锅炉、炉窑等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由于设备老化、环保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煤炭燃烧不充分,污染物排放超标,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加重了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
- 机动车尾气排放
随着西安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在交通拥堵时段,机动车怠速或低速行驶,燃油燃烧不充分,尾气排放更为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早晚高峰时段,城市道路上车辆密集,尾气排放叠加,成为雾霾形成的重要贡献源。
- 扬尘污染
西安城市建设活动频繁,如房屋建筑、道路施工、拆迁工程等,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会产生大量扬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不到位、渣土车运输过程中密闭不严等,也会导致扬尘污染,扬尘中的颗粒物直接进入大气,增加了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容易加重雾霾污染。
- 生活源排放
餐饮油烟排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西安有大量的餐饮企业和小摊贩,一些餐饮场所的油烟净化设备安装不规范或运行不正常,导致油烟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居民生活中使用的燃气、煤炭等能源,也会产生少量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其他因素
- 城市发展与人口密度
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增加,随着人口的聚集,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也相应增多,城市建设和经济活动的高强度开展,使得污染源数量增多,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大,在气象条件不利时,更容易引发和加重雾霾天气。
- 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
虽然近年来西安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部分地区和企业在环保措施的落实上仍存在不足,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存在偷排、漏排污染物的现象;部分环保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影响了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加重了雾霾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