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什么要限速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线路条件限制

  1. 弯道半径
    • 当高铁线路存在弯道时,列车通过弯道需要向心力,如果弯道半径较小,列车速度过快,所需向心力就会过大。
    • 一些山区铁路受地形限制,弯道半径相对较小,若列车以高速通过,车轮与轨道之间的侧向力会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车轮脱轨等严重安全事故,所以在这些弯道处必须限速,以确保列车安全通过。
  2. 轨道坡度
    • 线路坡度对列车运行也有重要影响,较大的上坡坡度会增加列车运行的阻力,降低列车的加速度和速度。
    • 在山区铁路中,上坡路段列车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克服重力做功,如果速度过高,列车可能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维持规定速度,甚至可能出现溜车等危险情况,下坡时,为了保证制动安全,也需要限速,因为速度过快,列车制动距离会大幅增加,可能导致制动失效,引发安全事故。
  3. 轨道状况
    • 轨道的磨损、变形、病害等状况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轨道出现不均匀沉降,会使轨道高低不平顺度增加,列车高速行驶在这样的轨道上,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还可能对列车的零部件造成损坏,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所以当轨道存在这些问题时,需要降低列车运行速度,以便及时进行维修整治,同时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天气因素影响

  1. 降雨
    • 降雨会使轨道表面湿滑,导致列车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 暴雨天气时,雨水在轨道上积聚,形成水膜,列车制动距离会明显延长,制动效果变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列车速度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停车,容易引发追尾、碰撞等事故,所以降雨时高铁通常会根据雨量大小和轨道积水情况进行限速。
  2. 降雪
    • 降雪会在轨道上积雪结冰,同样会降低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力。
    • 积雪可能会掩埋轨道信号设备等,影响信号传输和列车对信号的识别,大雪覆盖轨道后,轨道电路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信号显示异常,列车在这种情况下高速运行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降雪天气时高铁会限速运行,并及时进行除雪作业,确保行车安全。
  3. 大风
    • 强风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有较大影响。
    • 当风力达到一定强度时,会给列车施加侧向力,使列车产生晃动,在一些风口地段,大风可能会使列车偏离轨道中心线,严重时甚至吹翻列车,为了保障列车在大风天气下的运行安全,高铁会根据风力大小进行限速,当风力超过规定值时,可能会采取停运等措施。

设备性能及维护需求

  1. 车辆设备
    • 高铁列车的一些关键设备如制动系统、转向架等,其性能状态会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
    • 制动系统的刹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制动能力会下降,如果列车在这种情况下仍以高速运行,制动距离会增加,安全风险增大,所以当车辆设备出现某些故障或性能下降时,需要对列车限速,以便及时安排维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性能后再恢复正常速度运行。
  2. 信号设备
    • 信号设备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
    • 若信号设备出现故障,如信号显示错误、通信中断等,会导致列车运行失去准确的指挥和控制,列车可能会在不应该运行的区间行驶,或者无法按照正确的信号指示进行减速、停车等操作,为了避免因信号设备故障引发事故,在信号设备故障未排除前,高铁会限速运行,同时尽快修复信号设备。
  3. 供电设备
    • 高铁的供电系统为列车运行提供动力。
    • 当供电设备出现问题,如接触网故障、变电所设备故障等,会影响列车的供电,列车可能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维持高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列车能够安全返回车站或在安全地点停车,需要对列车进行限速,同时组织力量抢修供电设备,恢复正常供电。

其他特殊情况

  1. 施工维修
    • 在铁路线路进行施工维修作业时,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需要对通过施工区域的列车限速。
    • 进行轨道更换、桥梁维修等作业时,施工区域的轨道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列车高速通过,可能会破坏施工成果,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所以在施工维修期间,会根据施工类型和进度设置相应的限速标准,列车必须按照限速要求通过施工区域。
  2. 应急救援
    • 当铁路沿线发生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导致线路受损、出现障碍物等情况时,为了便于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以及确保救援列车和抢险人员的安全,会对相关区段的高铁进行限速。
    • 发生山体滑坡阻断铁路线路后,在清理滑坡体、修复线路的过程中,列车只能以较低速度通过附近区域,以避免对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造成干扰或引发二次事故。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