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一般正常情况下花色多为粉色、白色等,长成绿色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品种特性
- 绿色品种樱花
存在一些本身就是绿色花系的樱花品种,例如郁金樱,它的花朵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花瓣质地较为柔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这种绿色是其品种基因决定的,是该品种樱花正常的花色表现。
- 变色品种的初期阶段
部分樱花品种具有变色的特性,比如御衣黄樱,在花朵初开时是绿色的,随着花朵的开放和生长,它会逐渐变色,初开时呈绿色是其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之后会慢慢变为浅黄色等其他颜色,这是由其品种的生理特性决定的花朵颜色变化过程。
环境因素影响
- 光照不足
樱花生长过程中,如果光照不足,可能会影响其色素的合成,正常情况下,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青素等色素的形成,从而使花朵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当光照不足时,色素合成受阻,花朵可能会出现颜色异常,比如呈现出偏绿的色调,种植在树荫下或光照条件较差的樱花树,其花朵可能比正常光照环境下的花朵颜色更偏向绿色。
- 温度异常
温度对樱花的生长和花色也有影响,在花期,如果遇到异常低温天气,可能会干扰花朵中色素的代谢过程,低温可能影响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色素的合成与转化,使得花朵颜色不能正常显现为常见的粉色或白色,而出现绿色的情况,温度的剧烈变化也可能对花朵颜色产生影响,导致花朵呈现出不太正常的绿色。
- 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会影响樱花对养分的吸收,进而间接影响花朵颜色,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可能会影响樱花根系对某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而这些元素对于色素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铁元素对于叶绿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导致铁元素吸收异常时,可能会使花朵中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加,从而呈现出绿色,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复杂,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土壤酸碱度对樱花花色的影响不是特别直接和明显。
病虫害影响
- 病毒感染
樱花受到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生长异常,包括花色变化,一些病毒会干扰樱花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影响色素的合成和分布,感染某些病毒后,樱花的花朵可能无法正常合成正常量的花青素等色素,而叶绿素的含量相对升高,从而导致花朵呈现绿色,病毒感染还可能影响樱花的整体生长态势,使花朵发育不良,颜色也会出现异常。
- 虫害影响
某些害虫可能会吸食樱花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花色,蚜虫吸食樱花叶片和嫩梢的汁液,会使植株营养供应受阻,当营养不足时,花朵的色素合成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花朵颜色变绿,害虫的分泌物或对植株造成的伤口等,还可能引发其他病害,间接影响花朵颜色,使其呈现出不正常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