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的设立旨在庆祝妇女在各个领域作出的贡献,并推动性别平等,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起源
-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妇女开始大量进入工厂工作,但她们面临着恶劣的工作环境、超长的工作时间和低廉的工资,同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也几乎没有权利。
- 在这样的背景下,1909年,美国社会党人将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日;1910年,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克拉拉·蔡特金提出,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建议设定一个国际妇女节,该提议得到了会议代表的一致通过,并将妇女节的日期定为3月8日。
- 发展
- 1911年,多个国家的妇女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从此,这个日子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和重视。
- 1917年,俄国妇女在3月8日这一天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使得沙皇政府被迫让步,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 1924年,中国第一次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当时在广州的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何香凝等,倡议在广州举行了纪念会。
- 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
- 意义
- 庆祝成就:妇女节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提供了契机。
- 推动平等:它是一个推动性别平等的关键节点,提高了人们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认识,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消除性别歧视,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待遇。
- 激励女性:这一节日激励着更多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发挥自身潜力,在各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力量,同时也鼓励男性 allyship,共同为实现性别平等而努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