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因素
- 夏季
- 在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来说,昼长夜短,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例,夏季时太阳升起的时间较早。
- 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且地轴倾斜,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增多,日照时间变长,日出时间也就提前了,在北纬40°左右的地区,夏季日出时间可能比冬季早几个小时。
- 冬季
- 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较晚。
- 比如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时日出时间常常在早上7点甚至更晚,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使得北半球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日照时间缩短,日出自然推迟。
纬度因素
- 低纬度地区
- 低纬度地区靠近赤道,全年昼夜长短变化较小,日出时间相对较为稳定且较早。
- 赤道附近的一些地区,常年日出时间在早上6点左右,这是因为赤道地区全年接受太阳直射的机会较多,昼夜平分,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日出时间较早且变化不大。
- 高纬度地区
- 高纬度地区在夏季会出现极昼现象,太阳不落,日出时间可以理解为从极昼开始就一直处于“日出”状态(太阳在地平线附近),这是日出时间极端早的情况。
- 而在冬季,高纬度地区则会出现极夜现象,太阳长时间不升起,比如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冬季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日出,日出时间非常晚甚至没有日出,在非极昼极夜时期,高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很大,夏季日出很早,冬季日出很晚,在北纬66.5°以北地区,夏季日出时间可能在凌晨2点左右,而冬季日出时间可能推迟到上午10点以后。
地理位置因素
- 东部地区
-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东部地区通常日出较早。
- 以我国为例,东部沿海地区比西部地区日出早,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部地区会先迎来太阳照射,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比乌鲁木齐等西部地区更早看到日出,上海的日出时间可能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因为上海所处的经度更靠东,地球自转使得它先进入太阳的照射范围。
- 海拔高度
- 一般海拔较高的地方日出相对较早。
- 这是因为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较弱,太阳光线能更早地直接照射到地面,一些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地区,日出时间会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早,随着海拔升高,日出时间提前的趋势较为明显,在山区,当海拔每升高1000米,日出时间可能会提前几分钟。
天气状况
- 晴朗天气
- 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大气透明度高,太阳光线能够更顺利地传播到地面。
- 相比阴天或有雾霾等天气,太阳升起时不会受到过多的散射和遮挡,所以能更早地被观测到,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会清晰地从地平线上升起,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日出时间较早且光线充足,而在阴天时,云层会反射和散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线到达地面的强度减弱,日出看起来会比较模糊,且感觉时间也会相对推迟。
- 大气污染程度
- 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较多。
- 这些污染物会散射和吸收太阳光,阻碍太阳光线的传播,导致日出时间看起来相对较晚,在一些工业发达、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日出时可能会看到太阳呈现出暗红色,而且日出时间比空气质量好的地区要晚一些,因为污染物使得太阳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损失较多,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足够的强度让人们明显感觉到日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