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正式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陪都,主要原因如下:
- 战略位置优越: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在战争时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为国民政府提供相对稳定的指挥中枢。
- 政治基础较好:重庆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可以依托当地的行政体系和社会资源,迅速建立起战时统治秩序,有效地领导全国抗战。
- 经济资源丰富:重庆及周边地区物产丰富,农业、工业有一定基础,重庆还是长江上游的商业重镇,交通便利,有利于组织物资供应和经济生产,为长期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 民众抗日热情高涨:重庆人民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日决心,积极支持抗战,迁都重庆后,能够充分调动当地民众的力量,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氛围,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便于对外联系:尽管处于内陆,但重庆通过长江航道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能够接收国际援助和开展对外交往,便于获取外部支持,维持国际形象。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