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因素
- 纬度较高
太原地处北纬37°27′~38°25′之间,相对较高的纬度使得它在冬季接受太阳辐射的角度较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相比低纬度地区,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路径更长,被大气削弱得更多,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也就相应减少,导致气温较低。
- 内陆位置
太原位于中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能在冬季储存热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周围释放,使沿海地区气温相对较为温和,而太原缺乏这种海洋的调节,冬季降温快,气温容易变得很低,冬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到达太原,无法对当地气候起到增温加湿的作用,加剧了寒冷程度。
地形地貌因素
- 山脉阻挡
太原周边有山脉环绕,如东部的太行山等,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长驱直下,当遇到山脉阻挡时,冷空气在山前堆积,形成冷空气堆积效应,使得太原地区的冷空气聚集,导致气温明显下降,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的进入,进一步限制了当地气温的升高,使得太原冬季较为寒冷。
- 盆地地形
太原处于盆地地形中,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扩散,冷空气容易在盆地内积聚,难以扩散出去,导致盆地内气温持续偏低,而且夜间盆地散热慢,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明显,会进一步加剧夜间的寒冷程度,使得太原的昼夜温差在冬季相对较大,整体感觉更冷。
大气环流因素
- 冬季风影响
冬季,亚洲大陆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盛行冬季风,太原位于冬季风的路径上,强劲的西北风从高纬度地区带来大量冷空气,使得太原地区气温迅速下降,冬季风带来的冷空气频繁且势力较强,导致太原冬季寒冷且多寒潮天气,气温常常降至较低水平。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