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大面积延误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常见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天气因素
- 恶劣气象条件
- 强降雨:暴雨会使跑道积水,影响飞机起降安全,跑道表面的积水会降低轮胎与跑道之间的摩擦力,飞机在刹车、加速和滑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可能导致冲出跑道或无法正常起飞,当降雨量达到每小时50毫米以上时,跑道积水情况会较为严重,机场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流量控制措施,延缓飞机起降。
- 大雾:浓雾会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视线,降低能见度,在低能见度条件下,飞行员难以准确判断跑道位置、飞机姿态和与其他物体的距离,增加了着陆和起飞的风险,当能见度低于一定标准(如1000米)时,机场可能会实施航班延误或取消,在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场,秋冬季节容易出现平流雾,导致机场航班运行受到较大影响。
- 强风:大风天气对飞机起降也有很大影响,侧风过大时,飞机在着陆瞬间可能会偏离跑道中心线,增加着陆难度和危险系数,当风速超过一定限制(如侧风分量超过30节,约每小时55公里),机场可能会暂停部分航班起降,等待风力减弱到安全范围,比如在一些高原机场,由于地形复杂,风切变现象频繁,强风天气更容易导致航班延误。
- 雷暴:雷暴天气伴有强烈的对流、闪电和暴雨等恶劣天气现象,闪电可能会击中飞机,损坏飞机的电子设备;强烈的对流气流会使飞机在空中颠簸剧烈,威胁飞行安全,遇到雷暴天气,机场通常会采取关闭跑道、暂停航班起降等措施,待雷暴过去后再逐步恢复航班运行。
- 季节性天气变化
- 冬季:除了上述提到的大雾、强风等天气外,冬季还可能出现降雪天气,降雪会使跑道积雪结冰,同样影响飞机起降,机场需要及时进行除雪除冰作业,但在降雪量较大或除雪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航班延误,我国北方一些机场在冬季经常会因降雪天气出现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情况。
- 夏季:夏季是暴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季节,夏季气温较高,可能会导致机场跑道温度过高,影响飞机轮胎的性能,为了确保安全,机场可能会在高温时段对航班起降进行限制,从而引发航班延误。
航空管制因素
- 流量控制
- 空中交通拥堵: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当机场上空的飞机数量超过其管制容量时,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会实施流量控制,在一些繁忙的枢纽机场,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每天有大量的航班起降,在高峰时段,如果航班集中到达或起飞,管制部门可能会限制后续航班的进场或离场时间,导致航班延误。
- 军事活动影响:在某些地区,军事训练、军事演习或军事任务执行期间,可能会对民用航空飞行活动产生影响,军事部门会临时划定禁飞区域或限制空域使用,导致民用航班需要调整航线或等待空域解禁,从而造成航班延误,在一些靠近军事基地的机场,当有军事活动时,民用航班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 管制指令调整
- 临时管制要求:有时,由于特殊情况或安全需要,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会发布临时管制指令,当某一地区出现突发的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威胁、不明飞行物出现等,管制部门可能会加强该区域的管制措施,对相关航班进行调整,导致航班延误。
- 管制规则变更:航空管制规则的调整也可能影响航班运行,新的导航系统启用、空域划分调整等,航空公司和飞行员需要一定时间来熟悉和适应这些变化,在过渡期间,航班起降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延误情况。
航空公司自身因素
- 飞机故障
- 机械故障: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检查,发动机故障可能导致飞机无法正常提供动力,必须停飞进行维修,起落架故障则会影响飞机的着陆和起飞安全,同样需要及时排除故障,维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故障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导致航班延误。
- 电子设备故障: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如通信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等出现问题,也会影响飞行安全,这些设备一旦故障,飞机可能无法按照预定航线飞行,需要等待维修人员修复,从而造成航班延误。
- 机组人员问题
- 人员短缺: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配备不足可能导致航班延误,由于飞行员请假、生病或培训安排不当等原因,导致航班机组人员不齐,无法按时执行飞行任务,按照规定,航班必须配备足额且符合资质要求的机组人员才能起飞,所以这种情况下航班只能等待人员到位,进而延误。
- 资质不符:如果机组人员的资质不符合飞行任务要求,如飞行员的飞行经历时间不足、未通过定期的技能考核等,航空公司也需要进行调整,更换合格的机组人员,这会导致航班延误。
- 航班调配不合理
- 航线规划问题:航空公司在航班安排上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航线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热门航线航班过于密集,而一些支线航线航班较少,当热门航线出现临时变化,如某一航班取消或晚点,后续航班的衔接就会受到影响,可能需要重新调配资源,导致相关航班延误。
- 航班衔接失误:在联程航班中,如果前后航班的衔接时间安排过短,一旦前序航班出现延误,就可能导致后续航班错过最佳起飞时间,需要重新调整航班计划,造成延误,在国际转国内的联程航班中,由于不同机场的运行效率差异、出入境手续办理时间等因素,航班衔接失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他因素
- 机场设施设备故障
- 跑道设施故障:跑道的灯光系统、道面状况监测设备等出现故障,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安全,跑道灯光突然熄灭或部分灯光不亮,飞行员在夜间着陆时就会受到影响,机场需要及时修复故障,在此期间可能会导致航班延误。
- 候机楼设施故障:候机楼的登机桥、行李处理系统等出现问题也会对航班运行产生影响,登机桥故障可能导致旅客无法正常登机,行李处理系统故障可能会造成行李运输延误,进而影响航班的准点起飞。
- 旅客原因
- 旅客迟到:如果大量旅客未能按时到达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航空公司为了保证航班的安全和正点率,可能会等待迟到旅客,这就可能导致航班延误,尤其是在团队旅客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团队集合出现延误,整个航班的出发时间就会受到影响。
- 旅客突发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有旅客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飞机可能需要紧急备降或改变航线,以便为旅客提供医疗救助,这不仅会打乱后续航班的计划,还可能导致相关联的航班延误。
- 突发事件
- 自然灾害:除了上述提到的气象灾害外,其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可能影响机场及周边地区的运行,地震可能会损坏机场设施,洪水可能会淹没跑道或导致交通中断,使旅客无法顺利到达机场,从而引发航班延误。
- 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爆发期间,为了防控疫情,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机场的检疫、限制人员流动等,这些措施可能会导致旅客出行受阻,航班客座率下降,航空公司可能会调整航班计划,造成航班延误,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各地的机场航班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大面积延误成为常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