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987次列车票价相对便宜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运营成本角度
- 车型与设备
- 车辆类型:该车可能使用的是普通的25G型客车等较为常见的车型,这种车型相对较为老旧,设备配置不如一些新型的高速列车或高级动车,其车内的装修可能较为简单,座椅等设施的舒适度和功能性有限,与新型的CRH系列动车相比,25G型客车在技术先进性和乘坐体验上存在差距,这使得其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在票价上可以有所体现。
- 维护成本:老旧车型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由于技术成熟,其零部件的通用性强,维修难度和成本都不高,一些易损件的更换价格较为便宜,维修人员对这类车型的维修经验丰富,维修效率高,减少了运营过程中的维护费用支出,为票价的降低提供了空间。
- 线路情况
- 非繁忙干线:K4987次列车行驶的线路可能不是铁路网中的繁忙干线,繁忙干线通常运输需求大,客流量多,铁路部门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线路维护、信号升级等,运营成本较高,而非繁忙干线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包括线路维护费用、供电成本等,一些支线铁路或连接中小城市的线路,其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低于干线铁路,这使得在这些线路上运行的列车票价可以相对便宜。
- 线路里程与速度:如果该列车行驶的线路里程较短且运行速度相对较慢,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降低,较短的里程意味着燃料消耗、人员周转等方面的成本减少,较低的运行速度可能使得列车的能耗相对较低,同时也不需要像高速列车那样配备昂贵的高速运行保障设备和技术,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运营成本降低,进而票价较为便宜,一些山区线路或连接近距离城市的线路,由于地形复杂、限速等原因,列车运行速度不高,里程也相对较短,票价也就相对亲民。
市场定位角度
- 目标客源
- 服务大众出行:K4987次列车主要面向广大普通旅客,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这类列车的票价定位以满足基本出行需求为主,注重性价比,对于一些农民工、学生、沿线居民等对票价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的普通列车出行,铁路部门通过提供相对便宜的票价,吸引这部分客源,保障他们的出行需求,促进人员流动和区域经济交流。
- 与其他交通方式竞争:在一些地区,K4987次列车可能需要与公路客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竞争客源,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铁路部门会根据市场情况制定较为合理的票价,与公路客运相比,铁路运输具有安全性高、准点率高的优势,但公路客运在票价灵活性上有时更具竞争力,为了吸引更多旅客选择铁路出行,K4987次列车会通过适当降低票价来凸显自身性价比,尤其是在一些短途运输市场,与公路客运争夺客源。
- 运输市场供需关系
- 运能与需求匹配:如果K4987次列车所服务线路的运输需求相对运能较为宽松,即供大于求,铁路部门可能会采取降低票价的策略来提高列车的上座率,在一些旅游淡季或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员流动较少的时期,列车的客流量不足,通过降低票价,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旅客乘坐,充分利用运能,提高铁路运输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为铁路部门带来一定的收益。
- 市场竞争压力:在铁路运输市场中,不同车次之间也存在竞争,如果K4987次列车所在的线路有多趟列车运行,为了吸引旅客,各趟列车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票价,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源,列车可能会降低票价,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选择给旅客,K4987次列车可能就会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保持相对较低的票价。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