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为什么叫夷陵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 历史沿革:夷陵的名称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先王熊渠曾封次子熊红为宜都王,在这一区域建立了统治,此地开始有了行政建置,时称“夷陵”,夷陵”名称的由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河流到这里变得平缓,山脉到这里成为丘陵,故而得名“夷陵”。
  • 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境内多山,同时又有长江及其支流穿过,在古代,夷陵这一名称准确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风貌,山脉和平缓的地势特征与“夷陵”中“陵”代表丘陵、“夷”表示平缓的含义相契合。
  • 政治经济中心变迁:自春秋战国时期得名夷陵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长期作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名称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见证了区域的发展与变迁,即使后来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名称有所变化,但“夷陵”这一称呼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依然在当地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延续下来,成为宜昌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宜昌在历史上还有过其他称谓,清朝时曾为宜昌府治所,1912年改名为宜昌县,1949年设宜昌市,1992年宜昌市升为地级市。“夷陵”依然是宜昌市的一个辖区名称,即夷陵区。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