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群,之所以被称为“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共埋葬了明朝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十三个皇帝,以下是具体介绍:
- 名称由来: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明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没有陵墓;第七代皇帝朱祁钰在其兄朱祁镇复位后,被废为王,死后以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也不在十三陵范围内,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皇家陵墓群就被称为“十三陵”。
- 陵墓分布: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十三陵的详细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