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两个闯王陵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有两个地方被称为闯王陵,原因如下:

  • 湖南张家界的李自成墓
    • 历史记载:据清同治《永定县志》记载:“李自成墓在县西十五里,榔梅祠旁,顺治二年(1645年),有土人见死尸,服色如生,质诸部曲,云:‘李自成也’,因葬于此。”
    • 考证过程:1981年考古人员在湖南石门夹山寺天玉僧徒古墓中发现骨灰和砖刻《塔铭》,古墓内的死者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且葬俗也与当地习俗不一样,此后,考古人员通过对李自成故乡陕西米脂的民俗、方言等研究,发现李自成的起义军领袖身份被民间广泛认同,当地流传着一些与李自成相关的传说,而且米脂方言中“闯”与“崇”读音相近,李自成可能被尊称为“闯王”,综合多方面证据,考古人员认为天玉僧徒古墓可能就是李自成的墓地,后经修缮,此地成为现在湖南张家界的闯王陵。
  • 湖北通山的闯王陵
    • 历史记载:《荒书》记载,李自成率20骑到九宫山岭,被村民误认为盗匪,遭荷锸击伤头部而死,尸体被村民抬往山下,草草掩埋在牛迹岭。《明史纪事原委》和《明季北略》也有类似记载。
    • 考证过程:1956年考古人员在湖北通山高湖乡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写着“李自成之墓”,据当地传说,李自成兵败后化装成和尚投靠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此后,李自成便一直生活在附近的深山里,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龙头堡子山下,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地称为“闯王陵”。

目前关于李自成最终的归宿并没有确凿无疑的定论,湖南张家界和湖北通山的闯王陵都是基于一定历史记载和研究推测而形成的纪念地点,不同观点的存在反映了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开放性。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