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业场是清末民初时对一种综合性商业建筑的称呼,意为“劝人勉力,振兴实业”,以下是其由来:
- 创办背景:在晚清时期,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鼓励商业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推动了一系列“实业救国”的举措,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旨在促进商业繁荣、鼓励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性商业场所应运而生,被命名为劝业场。
- 命名含义:“劝业”体现了当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希望通过商业活动来振兴经济、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实业的愿望,“场”则明确了这是一个集中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
著名劝业场
- 天津劝业场:1928年建成开业,坐落于当时天津法租界的中心区(今和平区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处),是一座折中主义风格的大型建筑,也是天津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 上海劝业场:位于上海南京路西藏中路口西北侧,1905年由中英合资的惠罗公司开办,初名“惠罗公司”,是上海最早的大型百货公司之一,1917年重建后改称“劝业场”,1926年又改称“惠罗公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劝业场”一词更多成为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商业特色的特定场所的名称沿用,承载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商业记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