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作战准备不充分
- 船只数量不足
由于当时解放军主要作战区域在陆地,对大规模渡海作战所需船只准备严重不足,金门战役发起时,征集到的船只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一次性运送足够兵力登陆并巩固滩头阵地的需求,原计划征集的船只在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损失,实际投入作战的船只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后续梯队无法及时跟进,登陆部队兵力分散,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缺乏渡海作战经验
解放军此前长期进行陆地作战,渡海作战对于大多数指战员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对海洋气候、潮汐规律等因素认识不足,在航行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在涨潮时未能准确掌握时机起航,导致登陆部队在接近金门岛时因潮水变化而遭受损失;在航行中遇到风向转变等情况,影响船只航行方向和速度,打乱了作战部署。
- 海训不足
部队没有经过充分的海上训练,士兵们对在海上长时间乘船、颠簸以及应对海上突发情况的能力较差,很多战士上船后出现晕船等状况,严重影响战斗力,在作战过程中,因晕船导致体力不支、武器操作失误等问题频发,削弱了登陆部队的作战效能。
情报掌握不准确
- 敌情误判
对金门岛上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情况了解不够准确,高估了国民党军的防御薄弱程度,低估了其抵抗能力,认为国民党军在金门岛上的兵力空虚,防御体系脆弱,从而制定了相对乐观的作战计划,实际情况是国民党军在金门岛上有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兵力也并非如预期那样少,给登陆部队造成了重大杀伤。
- 对国民党军增援情况估计不足
没有充分预计到国民党军会迅速组织大规模增援,当解放军登陆部队在金门岛与国民党军激战时,国民党军从台湾等地紧急调集兵力增援金门,解放军由于缺乏对这一情况的准确情报,未能及时调整作战部署,导致后续登陆部队在国民党军的内外夹击下陷入困境,无法实现有效的作战协同和突破。
作战指挥与协同出现问题
- 指挥协调不畅
战役指挥过程中,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不畅,协同作战出现困难,由于渡海作战环境特殊,传统的陆地通信方式受限,导致指挥命令传达不及时、不准确,登陆部队与后续梯队之间无法保持紧密有效的联系,后续梯队不能及时得知登陆部队的实际作战情况,无法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支援,使得登陆部队在战斗后期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
- 战术运用失误
在登陆作战中,部分战术运用不够灵活,登陆部队在滩头遭遇国民党军顽强抵抗时,未能迅速调整战术,扩大滩头阵地并向纵深发展,在突破国民党军前沿防线后,没有及时组织兵力向两侧和后方穿插,分割国民党军防御体系,而是在滩头与国民党军进行胶着战斗,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给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到来后实施包围创造了条件。
金门战役失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为解放军后来进行渡海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促使解放军更加重视渡海作战的准备和组织实施,在后续的海南岛战役等渡海作战中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