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之所以叫十三陵,是因为明朝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将陵区选在了北京昌平天寿山,从朱棣开始,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共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所以称为十三陵。
这十三位皇帝分别是:
- 明成祖朱棣:长陵
- 明仁宗朱高炽:献陵
- 明宣宗朱瞻基:景陵
- 明英宗朱祁镇:裕陵
-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陵(朱祁钰死后,其兄朱祁镇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将其葬于北京西山,后称景泰陵)
- 明宪宗朱见深:茂陵
- 明孝宗朱佑樘:泰陵
- 明武宗朱厚照:康陵
- 明世宗朱厚熜:永陵
- 明穆宗朱载坖:昭陵
- 明神宗朱翊钧:定陵
- 明光宗朱常洛:庆陵
- 明熹宗朱由校:德陵
- 明思宗朱由检:思陵 (朱由检死后,李自成将其葬于田贵妃墓中,清朝顺治年间将其陵墓扩建,命名为思陵)
十三座陵墓按照一定的规制分布在陵区内,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