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有时出现污染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自然气象条件方面
- 逆温现象
- 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出现逆温时,近地面空气温度反而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形成上暖下冷的稳定大气层结。
- 影响:这种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在哈尔滨,冬季容易出现逆温天气,当冷空气长时间控制,地面热量大量散失,贴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强烈,就容易形成逆温层,污染物在逆温层的阻挡下,难以向上扩散,只能在近地面聚集,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出现污染情况。
- 静风或微风天气
- 原理:水平风力较小,空气流动缓慢。
- 影响: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扩散稀释,哈尔滨地处平原地区,当处于高压系统控制下,常出现静风或微风天气,以冬季为例,城市中的工厂排放的废气、居民取暖燃烧煤炭等产生的污染物,由于风力微弱,无法及时被带到其他区域,就在本地不断累积,使得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造成污染。
人为排放方面
- 工业污染源
- 工业生产活动:哈尔滨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如化工、电力、建材等行业。
- 污染物排放: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电力企业燃烧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建材行业如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等颗粒物,一些化工企业废气处理设施若运行不正常,或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排漏排,就会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加重空气污染。
- 冬季取暖燃煤排放
- 取暖方式: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较为普遍。
- 污染物排放: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据统计,冬季取暖期间,哈尔滨市因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污染物总量中占比较大,大量的小锅炉分散供暖,由于设备老旧、环保设施不完善,煤炭燃烧不充分,导致污染物排放量高,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 机动车尾气排放
- 机动车保有量: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哈尔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
- 污染物排放: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在交通高峰期,机动车集中行驶,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老旧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老化或失效,不能有效处理尾气中的污染物,就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到空气中,加剧空气污染,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较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 农业活动排放
- 秸秆焚烧:在哈尔滨周边农村地区,农作物收获季节后,部分农民会选择焚烧秸秆。
- 污染物排放: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其中含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随风扩散,会影响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秸秆焚烧的管控,但仍存在个别违规焚烧现象,对空气质量造成局部污染。
- 扬尘排放
- 城市建设活动:哈尔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道路施工、房屋拆迁等项目较多。
- 扬尘产生:施工场地的土方开挖、物料堆放、建筑垃圾清理等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就会产生大量扬尘,在一些道路拓宽工程中,土方作业时未及时洒水降尘,车辆行驶过程中也会携带尘土,使得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升高,造成扬尘污染,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不到位,也会导致道路扬尘,加重空气污染。
地理及周边环境因素
- 地理位置与地形
- 地理位置: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较大。
- 地形影响:地处东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周围缺乏山脉等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削弱作用,冷空气长驱直入,容易形成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冬季寒冷,取暖期长,污染物排放量大,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累积,导致空气污染加重。
- 周边污染源影响
- 区域产业布局:哈尔滨周边地区的一些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也会对其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周边城市的工业废气排放可能会随着大气环流扩散到哈尔滨,增加本地的污染物浓度,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等,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其挥发的污染物也可能会影响到哈尔滨的空气质量。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