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为什么倾斜

百科6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线路设计需要适应地形地貌

  1. 山区线路
    • 在山区,为了减少线路的起伏,降低工程难度和造价,铁路线路常常会设计一定的倾斜度,当铁路要穿越山脉时,可能会采用盘山铁路的形式,使线路沿着山体的等高线有一定的倾斜上升或下降,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深挖高填工程,减少对山体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降低建设成本和施工风险。
    • 宝成铁路在穿越秦岭时,就采用了展线的方式,线路有较大的倾斜度,通过巧妙地利用地形,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铁路的攀升,克服了山区地形的巨大高差。
  2. 平原与丘陵过渡地带
    • 在平原与丘陵的交界处,铁路线路需要平缓过渡,为了使列车能够平稳地从平原地段过渡到丘陵地段,会设计一定的倾斜度来调整线路的高程,这样可以避免列车在过渡时出现突然的起伏,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一些铁路在进入丘陵地区前,会有一段逐渐上升的倾斜线路,让列车提前适应地形的变化,为后续在丘陵地段的行驶做好准备。

满足排水要求

  1. 防止积水 铁路线路如果没有适当的倾斜度,雨水等积水就容易在轨道上积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有了一定的倾斜度,雨水可以顺着线路的倾斜方向流走,避免轨道长期浸泡在水中,减少轨道部件生锈腐蚀的风险,延长轨道使用寿命。
  2. 保障道床稳定
    • 道床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排水对于道床的稳定至关重要,倾斜的线路有助于道床内的积水快速排出,防止道床因积水而变软、下沉,从而保持道床的坚实和平整,确保列车行驶时的平稳性。
    • 在一些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铁路线路的倾斜度设计会更加注重排水功能,以保障道床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利于列车运行安全和稳定

  1. 克服离心力
    • 当列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为了平衡离心力,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铁路弯道处的线路需要设计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倾斜状态,即超高,超高可以使列车在弯道行驶时,自身重力的分力能够抵消一部分离心力,减少车轮与钢轨之间的侧向压力,降低脱轨风险,提高列车通过弯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在铁路的曲线段,根据弯道半径和列车设计速度的不同,会设置不同数值的超高,速度越快、弯道半径越小,超高值就越大。
  2. 防止侧滑
    •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列车制动或加速时,如果线路没有合适的倾斜度,车轮可能会出现侧滑现象,适当倾斜的线路可以引导列车的重心,使车轮与钢轨之间保持合理的摩擦力分布,防止车轮侧滑,确保列车运行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 在铁路的坡道与直线段的连接处,合理的倾斜度设计可以让列车平稳地过渡,避免因速度变化导致车轮侧滑等不安全情况发生。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