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名最早出现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当时在今深圳河的北岸建了一座防守海盗的“深圳墩”,这座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建筑,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地标,后来周边地区就逐渐被称为“深圳”。
- 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地势低洼,河网交错,形成了许多水泽,村落旁有一条较深的水沟,当地居民便以这条水沟为地标,将此地称为“深圳”。
- 源于客家方言:在客家话中,“圳”意为田间的水沟,深圳地区在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有众多的田间水沟,因而得名。
在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改为深圳市,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宝安县,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迅速崛起,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