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为什么总下雨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大气环流因素

  1. 处于季风边缘
    • 若尔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处于季风气候区向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如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可以影响到这里,暖湿气流携带大量水汽,当遇到高原边缘的地形阻挡以及冷空气时,就容易形成降水。
    • 夏季风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到若尔盖地区,与高原上南下的冷空气交汇,水汽遇冷凝结,从而产生降雨。
  2. 西风带影响
    • 西风带在中高纬度地区环绕地球,其气流运动对若尔盖的天气也有重要作用,西风带中的槽脊活动会影响冷暖空气的输送和交汇,当西风带的槽移动到若尔盖地区时,槽前的西南气流往往带来丰富的水汽,与槽后的冷空气相互作用,引发降水。
    • 西风带的波动使得来自大西洋或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与当地的暖湿空气相遇,促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地形因素

  1. 高原地形抬升
    • 若尔盖地处高原,地势相对较高,暖湿气流在向高原移动过程中,遇到高原地形的阻挡,气流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压力降低,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 就像暖湿气流沿着高原边缘爬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逐渐达到饱和并凝结成雨滴落下,导致若尔盖地区降雨频繁。
  2. 周边山脉环绕
    • 若尔盖周边被众多山脉环绕,如岷山、秦岭等,这些山脉不仅对暖湿气流起到阻挡和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还会使气流在山脉之间产生绕流、回流等复杂的气流运动,进一步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
    • 暖湿气流遇到山脉后,一部分气流沿着山脉爬升形成降雨,另一部分气流可能会绕过山脉后又与冷空气相遇,再次形成降水,使得若尔盖地区降水较为集中且频繁。

下垫面因素

  1. 湿地的影响
    • 若尔盖拥有广袤的湿地,湿地面积大,水体蒸发量大,大量水汽进入大气中,这些水汽为降雨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 湿地的存在使得近地面空气湿度增大,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并形成降雨,而且湿地的冷热源特性与陆地不同,其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也会影响局地的天气系统,增加降雨的机会。
  2. 植被覆盖
    • 若尔盖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大量水汽,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叶片气孔将水分蒸发到大气中,这些水汽参与到大气水循环中,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进而为降雨创造条件。
    • 茂密的植被还可以减缓气流速度,使水汽更容易在局部地区聚集,增加降雨的可能性。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