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
-
纬度位置影响
- 台湾位于低纬度地区,靠近赤道,终年受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大量水汽进入大气,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较为活跃,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 赤道辐合带的季节性移动对台湾气候有一定影响,当赤道辐合带北移时,会带来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的天气系统,容易引发降雨。
-
海陆位置作用
- 台湾四面环海,海洋对其气候影响显著,海洋是水汽的主要来源,大量的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被风吹向陆地。
- 台湾岛东部直接面向广阔的太平洋,暖湿的太平洋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到岛上,遇到地形阻挡后容易形成降雨,特别是在冬季,东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为台湾带来降水。
-
季风影响
- 台湾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 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在台湾岛东部地区形成大量降雨,冬季东北季风同样从海洋吹来,虽然相对夏季风水汽含量稍少,但也能给台湾带来一定降水,尤其是在迎风坡一侧降水更为明显。
- 台湾东北部的基隆市,由于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多,有“雨港”之称。
地形因素
- 山脉走向与地形抬升
- 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山脉走向与季风方向大致垂直,当暖湿气流(夏季的东南季风和冬季的东北季风)吹向台湾岛时,遇到山脉阻挡,气流被迫抬升。
- 根据大气物理学原理,空气上升过程中,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气温降低使得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并凝结成云致雨。
- 以台湾岛东部为例,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台湾山脉阻挡后,在山脉东侧迅速抬升,形成大量降雨,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常常超过3000毫米,是我国降水丰富的地区之一。
- 地形雨的分布特点
- 除了山脉东侧迎风坡降水丰富外,台湾岛的其他地区也因地形影响降水分布不均。
- 在山脉西侧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相对较少,形成雨影区,如嘉义、台南等地,年降水量相对山脉东侧要少很多。
- 台湾岛的一些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区,由于地形相对开阔,气流运行相对平稳,降水也不如山地迎风坡多,但比背风坡的雨影区要多一些。
洋流因素
- 黑潮暖流影响
-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的暖流,它沿着台湾岛东侧向北流动。
- 黑潮暖流带来了高温高盐的海水,使得其流经海域的水温升高,蒸发增强,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这些水汽随着大气环流输送到台湾岛,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 黑潮暖流增强时,台湾岛东部地区的降水往往也会相应增加,它与台湾的季风气候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台湾的降水情况。
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台湾经常下雨,降水丰富且分布不均。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