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之所以寒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极地地区位于地球的两极,纬度非常高,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辐射在到达极地时,经过的大气路程更长,受到的散射和吸收作用更强,导致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大幅减少,相比低纬度地区,极地获得的太阳热量极少,这是极地寒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 冰雪覆盖,反射率高:极地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太空,使得地面吸收的热量更少,据统计,极地地区的冰雪覆盖可反射约80% - 95%的太阳辐射,而海洋和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通常在10% - 40%之间。
- 大气环流影响:极地地区处于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空气下沉过程中会受到压缩,根据热力学原理,气体被压缩时温度会升高,但这是在绝热条件下,下沉气流在近地面会导致空气堆积,气压升高,而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与地面摩擦会释放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温度升高,形成相对较暖的气层,高空空气不断下沉补充,使得高空空气稀薄,气压降低,温度也随之降低,而且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的上升凝结,难以形成云致雨,天气晴朗,太阳辐射更容易散失到宇宙空间,进一步加剧了极地的寒冷。
- 洋流因素:环绕极地的洋流,如南极环流和北冰洋周围的寒流,对极地地区的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它将低纬度地区较暖的海水带走,使得极地海域的水温降低,寒冷的海水又通过热传导和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周围大气的温度,使极地地区的气温进一步下降,洋流还会影响极地地区的水汽输送和天气系统的移动,对极地的气候形成和变化产生综合作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