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辐射:
- 日照时间长:夏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中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明显增长,在北纬40°左右的华北地区,夏季白昼时长可达14小时左右,长时间的日照使得地面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量,为气温升高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来源。
- 太阳高度角大:夏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太阳光线更接近直射地面,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增加,以北京为例,夏季太阳高度角比冬季高出约40°,这使得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显著增多,进而导致气温上升。
- 大气环流:
- 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中国很多地区受其控制,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绝热增温,使得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地面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导致气温升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常常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被称为“伏旱”。
- 夏季风影响: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带来了暖湿空气,为炎热天气增添了湿度,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凝结成云致雨,但在某些情况下,当夏季风势力较强且稳定时,暖湿空气持续输送,使得空气湿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人体汗液蒸发困难,会感觉更加闷热,进一步加剧了炎热的程度。
- 下垫面性质:
- 陆地比热容小:与海洋相比,陆地的比热容较小,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情况下,陆地升温速度比海洋快得多,夏季陆地迅速吸收太阳辐射热量,温度快速上升,进而加热近地面大气,使得气温升高,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多为沙漠和戈壁等陆地表面,夏季升温极为迅速,常常出现高温天气。
- 城市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水泥路面等人工下垫面代替了自然植被和土壤,这些人工材料的比热容小,吸热快散热慢,加上城市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活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往往比周边郊区高出2 - 3℃,使得城市在夏季更加炎热。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