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丰都是鬼城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丰都被称为“鬼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历史文化渊源

  1. 宗教神话传说
    • 道教神话体系:丰都鬼城的起源与道教的阴曹地府观念紧密相连,道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归于阴曹地府,接受地府诸神的审判,丰都被道教尊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位方士曾在平都山修炼成仙,后道家附会“阴、王”为“阴王”,也就是阴间之王,丰都就被逐渐演绎为阴曹地府的所在地。
    • 佛教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地狱、轮回等观念与本土道教的阴曹地府之说相互融合,丰都在这种文化交融下,进一步丰富了鬼城的内涵,佛教中关于地狱的种种描述,如十八层地狱等说法,也融入到丰都鬼城的文化构建中,使得丰都的鬼文化更加系统和神秘。
  2. 历史典籍记载
    • 早在东晋时期,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就有关于丰都鬼城的一些神话传说记载,如“天帝独断,死生之期,善人寿终,乃升天堂;恶人死尽,乃入地狱”等观念,为丰都鬼城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朝代的文献中不断有与丰都鬼文化相关的记载和描述,使得丰都鬼城的形象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逐渐清晰和丰满起来,一些文人墨客在游历丰都后留下的诗词、游记等作品,也对丰都鬼城的名声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建筑与景观营造

  1. 鬼城建筑布局
    • 丰都鬼城内的建筑按照阴曹地府的格局来规划建造,有奈何桥,传说人死后鬼魂要经过此桥,桥分金桥、银桥、奈何桥,金桥、银桥是给生前积德行善的鬼魂通过的,奈何桥则是给善恶参半的鬼魂行走,桥下有波涛汹涌的血河池,寓意着鬼魂在此接受善恶的审判。
    • 还有鬼门关,是鬼魂进入阴曹地府的必经关卡,阴森恐怖的氛围营造得十分逼真,进入鬼门关后,便是黄泉路,象征着鬼魂走向阴曹地府的旅程,沿着黄泉路前行,会看到众多与地狱审判、鬼魂刑罚等相关的建筑,如天子殿、十八层地狱等。
  2. 景观与文化象征
    • 天子殿是丰都鬼城的核心建筑之一,供奉着阴天子等神像,整个建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殿内阴森的环境和神像的威严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阴曹地府的威严之中。
    • 十八层地狱景观更是丰都鬼城的标志性特色,通过雕塑、场景再现等方式,生动展现了佛教和道教中所描述的各种地狱刑罚,如刀山火海、油锅煎熬等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强化了人们对阴曹地府恐怖氛围的认知。

民俗文化传承

  1. 鬼城庙会
    • 丰都鬼城庙会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庙会期间,整个丰都县城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人们会身着各种与鬼文化相关的服饰,如黑白无常的服装等,进行巡游表演。
    • 庙会上还有各种与鬼文化相关的文艺表演,如鬼舞、鬼戏等,通过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示丰都鬼城的独特文化,庙会上也有众多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展销,成为传承和弘扬丰都鬼文化的重要平台。
  2. 丧葬习俗关联
    • 在丰都及周边地区的传统丧葬习俗中,很多元素都与丰都鬼文化相关,人们在丧葬仪式中会焚烧纸钱、纸扎的房屋、车马等物品,认为这些可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一种想象,而这种想象与丰都鬼城所构建的阴曹地府世界是相互呼应的。
    • 丧葬礼乐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曲调,营造出一种肃穆、哀伤且带有神秘氛围的环境,仿佛是在与阴曹地府进行某种沟通,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丰都鬼文化在当地民俗中的地位。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