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哀牢王柳貌:据《华阳国志》记载,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归附汉朝,汉王朝在其地设置了哀牢、博南两县,并将原益州郡西部都尉所管辖的不韦、巂唐、比苏、楪榆、邪龙、云南六县合并,成立了永昌郡,永昌郡治所最初设在不韦县(今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后来迁到了哀牢城(今保山市隆阳区板桥古镇),为了纪念哀牢王柳貌率部归附汉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便将哀牢城所在的地区称为“保山”。
- 源于宝山:保山古名“永昌”,因城西的太保山得名“保山”,太保山巍峨秀丽,是保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这座山在当地人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久而久之,人们就用“保山”来指代整个地区。
- 源于城南的宝井:保山城南的板桥古镇,历史上以盛产珠宝玉石而闻名,有著名的“宝井”,这里开采的宝石、玉石等珍贵矿产资源,通过商贸活动运往各地,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围绕宝井形成了繁华的集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宝井的重要影响力,人们逐渐将此地称为“保山”。
还有一种说法是,“保山”最初可能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交融,这一名称被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