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气寒冷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
大气环流异常
- 北极涛动
- 北极涛动是指北极地区气压与中纬度地区气压的一种反相变化关系,在2017年,北极涛动处于异常状态,当北极涛动为负位相时,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向南扩散。
- 具体表现为北极地区气压偏低,中纬度地区气压偏高,这种气压形势使得极地冷空气能够较为顺畅地沿着大气环流通道南下,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出现较常年更频繁、更强烈的冷空气活动,进而造成气温偏低。
- 西伯利亚高压增强
-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影响我国及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天气的重要大气活动中心,2017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强。
- 高压中心的冷空气不断堆积并向四周扩散,形成冷空气团南下,冷空气向南推进过程中,与暖湿空气交汇,导致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引发降温天气,使得许多地区气温低于常年同期水平。
拉尼娜现象
- 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 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2017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并且其发展过程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连锁反应。
- 拉尼娜事件使得热带太平洋海温分布异常,进而影响大气环流,它会加强信风,使得东太平洋冷水上翻更加剧烈,同时也会影响到高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在冬季,拉尼娜事件使得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向南侵袭,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我国很多地方也受到影响,出现了较为寒冷的天气。
其他因素
- 太阳活动
-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有一定影响,2017年太阳活动相对较弱,太阳辐射量有所减少。
- 太阳辐射是地球获取热量的重要来源,太阳活动减弱导致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相对变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全球气温出现偏低的趋势,使得2017年的整体气候相对偏冷。
- 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
- 地球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大气、海洋、陆地、冰雪等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海洋环流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热量的输送和分布,进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温,2017年海洋环流的一些异常变化可能与大气环流相互配合,共同加剧了寒冷天气的出现,冰雪覆盖面积的变化也会影响地表反照率等,进而对气候产生反馈作用,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综合起来,使得2017年天气显得格外寒冷。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